熱門關鍵詞:商用車 卡車 客車 大巴 補貼 財政 

新能源汽車推廣不應只盯著補貼而是盯著市場

時間:2016/3/21 11:48:57來源:每日經濟新聞作者:責編:李秀芝0條評論


有這樣一組數據:全國公交車數量占機動車保有量約1.3%左右,但由于耗油量大及行駛公里數多,其排放的汽車尾氣,占比則高達30%。有觀點認為,在節(jié)能減排、環(huán)境保護大勢所趨的當下,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或為有效措施之一。


作為國內新能源汽車推廣力度最大的深圳,目前投入使用的新能源公交車共計3050臺 (截至今年3月),其中1200輛為純電動車。按照政府相關部署,未來兩年新能源公交車總數將達5000輛,占該市公交總數約三分之一,新投入車輛均為純電動,未來規(guī)模還將擴容。


深圳巴士.png

在商業(yè)模式初顯,運營效益逐步好轉的情況下,深圳的電動公交經驗之于全國有怎樣的借鑒?這似乎并非一個簡單命題,巨額的財政投入,勢必給地方財政帶來不同程度的壓力,但這還不是問題的關鍵,對于整個產業(yè)鏈而言,各地技術路徑的分裂才是真正的命門所在。

        

補貼或加劇財政壓力


記者粗略估算,截至目前,深圳所投入的1200輛純電動公交大巴,每輛地方財政補貼為50萬元,這筆補貼共計高達6億元,而這還沒有算上對混合動力公交大巴的補貼。同時,中央財政還需另補6億元。


按照規(guī)劃,到2016年年中,深圳將再添2000輛左右的純電動公交車,如果補貼費用不變,深圳新增財政支出將達10億元。此前深圳出臺的相關文件顯示,該市設立了總規(guī)模35億元的新能源產業(yè)專項資金、21億元的示范推廣扶持資金。隨著推廣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上述資金顯然不夠。


深圳作為一線城市,GDP排名全國前列,相關的財政支出或不是難事,對于國內其他財政能力稍弱的地區(qū)而言,即便新能源汽車推廣規(guī)模不及深圳,相應的財政支出是否能跟上恐不難想象。


2013年9月,國務院頒布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明確要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公交、環(huán)衛(wèi)等行業(yè)和政府機關要率先使用新能源汽車。北上廣深等城市每年新增或更新的公交車中,新能源和清潔燃料車的比例要達到60%以上。


同年11月,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國家發(fā)展改革委組織專家,對各地申報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方案進行了審核評估,確認北京、天津、上海、廣州等28個城市或區(qū)域為第一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


不難看出,我國新能源汽車“示范應用”正在被“推廣應用”所取代。根據《關于繼續(xù)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中央財政將安排資金對這些示范城市給予綜合獎勵,獎勵資金將主要用于充電設施建設等方面,顯然地方政府購車補貼帶來的財政壓力將由自身完成。


據悉,天津現有245輛純電動大巴,到2015年將完成2000輛純電動大巴k9的投放。此外,比亞迪還同大連市簽下合同,在未來兩年內將在大連投放1200臺K9。同期略早,比亞迪也與南京公交集團簽訂了首批采購650輛純電動大巴的訂單。


現實問題在于,地方政府債務壓身,減排壓力和新能源汽車推廣指標明晰的情況下,地方政府如何騰挪資金用于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值得關注。


技術路徑分化之弊端


面對巨額補貼模式,中國汽車工業(yè)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汽車界資深專家陳光祖對記者表示,“花了錢,還沒有達到節(jié)能減排的目的”。在他看來,整個純電動市場都屬于初期發(fā)展階段,推行辦法應多元化,“不能只盯著補貼,搞示范推廣,這十幾年才賣了1萬多輛,數量這么小,根本就沒有解決問題。像日本,那是盯著市場,想辦法賺錢,已累計賣了100多萬輛?!?/p>


在他看來,我們同國外的差距不在技術、產業(yè),關鍵是思路,要從盯著補貼轉變?yōu)槎⑹袌?。同時,他還表示,“公交市場的盤子太小了,要完成節(jié)能減排,不能只停留在公交市場?!?/p>


不僅如此,上海的超級電容、深圳的外接充電,兩種技術路徑基本不兼容,而這還是中國新能源汽車技術路徑分化的縮影。


標準化建設缺失被視為我國新能源汽車亟待解決的“攔路虎”之一。在業(yè)內人士看來,技術路線統(tǒng)一在新能源汽車示范應用之初就應該考慮到,但時至今日,仍沒有完成。


“技術標準不統(tǒng)一,對整個產業(yè)發(fā)展傷害很大?!鄙钲诎褪考瘓F副總經理桂天驕表示,現在國內出現了很多技術派別,由于沒有統(tǒng)一標準,各地幾乎自成一派,既無兼容的可能,也沒有可借鑒和交流的價值。


 尷尬之處在于,作為新能源汽車終端市場,公交公司對車輛的選購基本沒有話語權,各地都有自己的標準,只能在這個標準下去選擇,哪怕是一個零部件都只能向汽車生產廠商購買。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yè)內人士指出,由于各地的標準壁壘,企業(yè)基本不能進軍異地市場,市場空間被卡死,這樣容易造成行業(yè)混亂,難以產生行業(yè)龍頭企業(yè)。標準遲遲未能統(tǒng)一的背后,更潛藏著不同利益主體的博弈。“已經到了一統(tǒng)江山的時候了,否則將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該人士表示。


目前正處于示范應用的城市中,車輛采購基本來源于本地企業(yè),繁亂的技術路線下,企業(yè)想要拓展異地市場必須符合當地標準,或者去當地投資設廠,顯然難有企業(yè)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