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詞:客車 卡車 商用車 斯堪尼亞 

不斷調整戰(zhàn)略 斯堪尼亞在華迎來50周年

時間:2015/3/16 8:07:34來源:本站作者:責編:0條評論

 

1965-2015:看似不可能的交易孕育了長期的承諾

 

來自遙遠的瑞典的一家商用車制造商,如何會早在1965年就進入了中國市場?中國客戶相信其產品,相信其服務人員,這便是答案。

 

早在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布成立后一年,瑞典便成為了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的首個西方國家。瑞典并未參加二戰(zhàn)且工業(yè)結構完整,為瑞典公司進入新市場創(chuàng)造了領先機會。

 

 

中國通過進出口公司進行國家控制型貿易的政策阻止與最終客戶直接聯系,這一政策直到20世紀90年代初期才完全放開。這令瑞典公司不敢貿然過早進入中國,因為在他們的理念中,在進入一個新市場之前,確保向終端用戶直接提供專業(yè)售后服務是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而通過專業(yè)進出口公司進行交易無法實現這一點。

 

1965-1985:具有競爭力的木材運輸卡車

 

在1965年,由中國機械進出口公司代表的中國林業(yè)部聯系到了斯堪尼亞和其它歐洲制造商,準備從每家采購一些木材運輸卡車進行測試,幾年后根據結果再進行批量采購。斯堪尼亞向中國林業(yè)部提供了10輛木材運輸卡車,以便在內蒙古條件惡劣的林區(qū)和四川高原地區(qū)進行測試。

 

經過使用,這些車輛完全超出預期,因而聲名遠播。因此,在 1968 年,中國為其在非洲的首個對外援助項目采購了200輛斯堪尼亞自卸卡車。這些卡車于 1970 年交付,在坦贊鐵路建設工程中服役了六年,然后運回中國進一步投入運行。

 

1972 年,中國機械進出口公司再次聯系斯堪尼亞,購買了 500 輛卡車,這批卡車于 1975 年交付。

 

盡管國家貿易阻止了正常的售后支持,這批新的卡車同樣表現出色。經過林業(yè)部的努力,中國和瑞典的斯堪尼亞員工還是提供了部分技術支持,包括技術培訓和邀請現代林業(yè)和運輸業(yè)方面的瑞典專家開展研討會。林業(yè)部組織將維修手冊譯成了中文,并找到了保持卡車正常運行的實用方法。

 

1983年,斯堪尼亞受托交付另外一批158輛新一代的卡車。

 

 

1985-1989:立足與發(fā)展

 

考慮到中國對斯堪尼亞產品的興趣以及中國運行的斯堪尼亞車輛數量,斯堪尼亞決定正式涉足中國。務實的治國理政是中國這個時期的特征,一切皆為促進社會和經濟發(fā)展。經濟改革包括開放自由貿易區(qū)在內,集裝箱運輸在深圳、珠海和廈門開始迅速發(fā)展。

 

斯堪尼亞于 1985 年在北京設立了聯絡辦事處,并開始成功地與全國的運輸業(yè)運營商建立了業(yè)務關系。

 

1990-2003:回歸正常業(yè)務

 

斯堪尼亞指定 Forefront International 代理斯堪尼亞在中國的業(yè)務。憑借瑞典專家的重點支持,他們在沿海地區(qū)建立了經銷商和售后服務維修中心。

 

1982 年,斯堪尼亞開始在臺灣和香港銷售,到 20 世紀 90 年代,斯堪尼亞在卡車和豪華客車領域建立了牢固的市場地位。香港回歸后,往返于香港的交通運輸量快速增長。很多斯堪尼亞卡車當時往返于中國沿海的道路,無論是本地集裝箱運輸,還是長途運輸,許多此類公司均由臺灣和香港公司投資運營。

 

2004-2015:全速發(fā)展

 

世紀交替之際的諸多事件,如沃爾沃試圖收購斯堪尼亞被駁回以及中國的商業(yè)發(fā)展,讓斯堪尼亞對其中國戰(zhàn)略進行了根本性的重新審視。戰(zhàn)略審視的結果帶來了協調一致的重新崛起,斯堪尼亞進行了大量的銷售和售后服務投資,并最終成立了本行業(yè)的首家外資子公司——斯堪尼亞銷售(中國)有限公司。

 

憑借斯堪尼亞中國戰(zhàn)略辦公室這一全新戰(zhàn)略部門的支持,斯堪尼亞在處理政府關系事務、社會事務和游說方面頗為成功。斯堪尼亞積極參與了現代中國運輸體系的形成過程,以實現更高效率和可持續(xù)性發(fā)展。

 

斯堪尼亞是怎么做的?

 

但問題仍然存在:這個相對較小的制造商是如何在這個政治和貿易與西方國家截然不同的國家不斷變化的環(huán)境里生存并適應的?

 

答案就隱藏在斯堪尼亞簡單高效的組織架構和極短的決策流程中:斯堪尼亞雖然是一家大型的全球性公司,但其工作方式仍然像小公司一樣靈活。盡管自20 世紀 60 年代以來,產量已經增長超過八倍以上,這一方式仍然未變。

 

斯堪尼亞是如何成為全球性企業(yè)以及在中國成為重要行業(yè)領導者的?

 

盡管公司的成立時間可追溯至 1891年,但直到20世紀40年代二戰(zhàn)結束后,斯堪尼亞才開始逐漸涉足瑞典之外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