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商用車技術中心副主任謝銘詩:數字化技術激活新質生產力

泰達汽車論壇2024-08-31
39550

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中國汽車報社共同主辦,天津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管理委員會特別支持,日本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德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yè)創(chuàng)新聯(lián)盟、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lián)盟聯(lián)合協(xié)辦的第二十屆中國汽車產業(yè)發(fā)展(泰達)國際論壇(以下簡稱“泰達汽車論壇”)于2024年8月29日至9月1日在天津濱海新區(qū)舉辦。本屆論壇以“風雨同舟二十載 攜手并肩向未來”為年度主題,邀請重磅嘉賓展開深入研討。

在8月30日“生態(tài)專場二:加速云計算與數字技術應用,推動新質型產業(yè)發(fā)展”中,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商用車技術中心副主任謝銘詩發(fā)表了題為“數字化技術激活新質生產力”的演講。

4謝銘詩.jpg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商用車技術中心副主任  謝銘詩

以下為演講實錄:

尊敬的王教授,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們,大家早上好!我是來自上汽集團商用車板塊旗下上汽大通的謝銘詩。今天我來分享一下數字化技術、云計算等這些最領先的一些技術在車企有哪些實踐和挑戰(zhàn)。

談到新質生產力,我們來回顧一下,為什么這幾年尤其是去年以來中央各類經濟工作會議都在提新質生產力轉型發(fā)展的要求,尤其是去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更是把加快發(fā)展新質生產力作為了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務之首。會議強調了要以科技創(chuàng)新來推動產業(yè)創(chuàng)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yè)、新模式、新動能,發(fā)展新質生產力。

為了做好云計算、數字化技術在車企應用開發(fā)的工作,我們應該去分析一下新質生產力有什么特點,它提倡的是什么,有助于各行各業(yè)有的放矢,做好落地和實施路徑的規(guī)劃。

對于車企來講,我們理解新質生產力有兩大主要的特點:一是新質生產力以創(chuàng)新起主導作用,二是“三高”特征,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為了做好新質生產力在車企的落地,我們也要抓住新質生產力所體現出來的三大要素:技術的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的重新配置、產業(yè)深度轉型升級??赡苓@個比較空洞、難以理解,那我就拿現在汽車行業(yè)正在經歷的智能電動、軟件定義汽車這兩大最主要的趨勢來講,什么叫做技術的革命性突破。

比如新能源的電池技術,電池能量密度在不斷提高,有助于幫助車企實現續(xù)航里程的不斷提升,科技進步、電池技術的進步,以及整個產業(yè)鏈的共進,幫助實現油電同價。今天能做到油電同價,不代表真正成本上能做到油電同價,但是我相信隨著技術進一步的精進,距離這個目的實現不遠了。

生產要素的創(chuàng)新配置,研發(fā)隊伍結構正在發(fā)生巨大的變化,我們沒有拋棄傳統(tǒng)的結構,機械、底盤、車身,還是需要的,但是我們確實是在加大軟件類人才,包括大數據方面應用人才的結構化轉變。所以,應該說任何一家車企的研發(fā)團隊占50%的人員是在軟件定義汽車領域、智能網聯(lián)領域工作,以前沒有這么高的比例,可能只有10%至20%。

回顧新質生產力,我也想談談新質生產力在汽車行業(yè)的體現,主要是分享兩個個人的感受和觀點。一是,它改變了我們做事情的方式和方法,通過新的生產方式、技術和管理手段來貫穿傳統(tǒng)鏈路。從研發(fā)、生產制造、營銷、售后服務,這條鏈路沒變,但是做完這條鏈路的方式、方法、手段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給我們帶來了紅利。二是,新質生產力的倡領下,促進了汽車行業(yè)更持續(xù)的發(fā)展。這是我個人對于新質生產力在汽車行業(yè)的兩大個人感受。

我來自于車企,我想結合我所在的企業(yè)談談具體的實踐和案例。上汽大通是上汽集團下屬的商用車板塊的一家整車廠,我們的產品主要涵蓋輕客、皮卡、純電物流、MPV等產品系列,目前已經觸達到全世界73個國家和地區(qū),所以我們的出口量已經占到我們公司的50%以上。所以,中國海外并舉這條戰(zhàn)略是上汽大通這幾年一直堅持的一條戰(zhàn)略路線之一。

接下來分享一下我們在數字化技術應用在上汽大通企業(yè)級的實踐和案例。我剛才說改變了我們做事情的方法、手段,在什么領域改變了呢?我想這條鏈路沒有變,還是從研發(fā)設計到生產制造以及到營銷服務。接下來我會在這三個鏈路上分別舉兩個左右案例,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們的實踐。

首當其沖是研發(fā)設計。第一個案例給大家?guī)淼氖菙底只夹g正在改變我們智能網聯(lián)的全面升級,正在提升用戶和產品全新的體驗。首先舉畫中畫例子,1990年至2000年左右,我們買的大索尼彩電、夏普彩電,電視機里面有畫中畫功能,它是為了幫助觀看這個主頻道,但是又不要忘記那個頻道播到哪了?,F在畫中畫應用到智能網聯(lián)領域、智能座艙領域,用來觀察二排兒童的狀況、睡覺的狀況,因為車輛行駛中駕駛員回頭觀察不安全,我們可以把這路視頻接到前艙的大屏內。第二個案例,兒童和老人在二排的時候不會操作這些東西,在前排可以調出畫中畫幫助他實現這些調整。像這樣的軟件技術、數字化技術正在幫助智能網聯(lián)在這些細分體驗和場景上改變產品設計,這只是一個小小的縮影和案例。

第二,企業(yè)內利用數字化技術打造了工程師研發(fā)數字化平臺。左邊的這張圖是大家在上班以后,在電腦或手機端就能看到的一個任務欄,這里面很多語言都是我們汽車工程師的語言,我相信中國車企的工程師都能讀得懂?,F在多產品并行開發(fā)節(jié)奏非常的快速,工程師有的時候非常難以記得每一項細分的任務,我們怎么把這些任務做到提醒化、消息化,這是我們的首要任務。第二,通過這個系統(tǒng)我們也可以實時監(jiān)控到每位工程師手上任務的拖期和完成度,以及整個項目的完成度。這在項目研發(fā)中,實實在在給我們提供了非常大的好處。一是項目管理的信息透明化,二是給管理層提供了重要的決策,因為在研發(fā)中心,效率高不高是非常難回答的,現在我們利用數字化平臺就可以憑借數據依據回答這個問題。

第三是生產制造。商用車有它的特殊性,車身、車長、軸距、輪距非常不一樣,不像專做乘用車的車企,生產設備可以做到一種規(guī)格基本上涵蓋所有的產品。但是,商用車可長、可大、可高、可低,所以沒那么容易能夠一種生產鏈滿足所有的產品。所以,經常就會出現,客戶要的車、配置我們沒有,用戶要的配件往往也支持不到位,讓維修變得異常困難。所以,引入了開源式模型,模型是基于決策數的理念,結合自身業(yè)務特點,把兩端的需求做進去,利用模型預測準確率確實得到了一些提升。再來看生產制造。排程、排產本身好像很枯燥,因為商用車的車長、車寬極具變化性。利用算法排產的順暢性得到了提升,雖然沒有完美地解決問題,但是得到了提升。

最后,來看營銷?,F在營銷車企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不是會不會賣車,或者說會不會說車,因為觸達用戶的手段和角度不一樣了。以前買車都是去4S店看看車,試試車?,F在看車、試車還是需要的,誰都不會把這么一個大宗商品不看、不試就下購買決定了。但是了解這臺車的信息渠道基本上基于網上,所以我們要用短視頻觸達用戶,所以,我們現在營銷端最大的一個問題是高效地產生短視頻,推到前線去。第二個是智能維修,所以我想把這兩個案例給大家講一下。

看下數據的對比,我們在原流程下靠人工剪輯創(chuàng)造一段視頻要4小時,優(yōu)化以后一天機器就能夠產生500條高效的視頻。我在每一環(huán)節(jié)上都給大家列出了一些優(yōu)化前、優(yōu)化后帶來的一些改善。不像中國十大模型把它集成到我們的AI中臺來調用,但是我們解決的是一個問題,就是視頻的創(chuàng)作問題,我們不求解決所有的問題,我們也沒那么大的計算資源去承載更高難度的事情,我們就用心做好這一件事情。

看一下實際的情況,什么意思呢?最左邊的原始視頻是廠家的營銷人員提供的,他們提供了五個1分鐘左右的視頻,加起來就是5分鐘,講的全是車,車的特點、內外飾、造型、語言、動力等等。AI會幫我們獲取當前社會最流行、時髦的話題熱點,我們要讓AIGC的混剪能力產生什么效果?我們要把左邊這五個視頻所提供的150個分鏡頭和我們在網上幫我們自動搜尋到的熱點自動結合,裂變出150個視頻。當然還要經過一定人工的檢查,有時候拼出來也是有點兒啼笑皆非的,或者是并非非常好的。所以,我們就通過這個方式,大大提升了去賦能營銷一線同志們,他們只要在手機上送就行,他們不要親自說,但是他們要為這個視頻代言。這是實際的視頻產出,把景、車有效地融合在一起,這不是人工做出來的,是通過混剪AI技術實現的。

最后一個案例是營銷的智能維修。以往都是靠人的經驗、維修手冊,但是現在要招聘到穩(wěn)定的優(yōu)秀的維修技術經理、維修技師非常難,這方面的人才匱乏,搶得厲害。利用AI的技術,我們把自己的維修案例、紅寶書上的東西、互聯(lián)網上非結構化的數據收集起來,變成一個自動的問答對話。說起來并不高大上,但是它實實在在給前線的維修人員提供更高速的解答。比如,在小助手上,維修人員發(fā)起D90發(fā)動機異響問題,就會自動推送庫里面已經積累關于發(fā)動機異響所有經典案例,包括行業(yè)經驗,幫助維修。目前這個手段已經覆蓋到全國幾乎500家門店。

毫無疑問數字化技術、云計算正在改變做事情的方法,在車企效果是非常明顯的,改善的結果也是非常顯著的,不但幫助創(chuàng)新的加速,也幫助提升智能制造的自動化率,而且也提升局部的產品智能化,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也不避諱,還是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zhàn)的。

一、利用這些技術的研究是有投入的,但是跟它的投入產出之間有時候短時間之內是比較難平衡的,所以就看企業(yè)的長期主義堅不堅定。

二、數字化的數據量是越來越大的,但是數據的安全和隱私如何規(guī)避和保護。

三、數字化轉型的成本還是比較高的,需要有足夠的定力、決心和耐心。

四、數字化轉型不暢,有時候最大的天敵是組織的不適應,為什么這么說呢?改變了組織邊界,業(yè)務邊界變了。我們有時候發(fā)現技術可以取代人了,所以不需要那么多剪輯視頻的人員,也不需要外包那么多剪輯視頻的人員,只有幾個管理者審查一下這個事情就行了,所以取消了相關組織,也打破了組織邊界,如果企業(yè)在這方面不敢于變革的話,將無形中阻礙了數字化技術對企業(yè)的賦能。

這就是我今天的分享,謝謝各位領導、嘉賓的批評指正,也歡迎大家會后的交流,謝謝!

責任編輯:王思思
后發(fā)表評論
信息咨詢
請輸入11位手機號

×
登錄
注冊
忘記密碼